来源:综合科 发布时间:2018-02-14
二、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富强创新大城文明美丽幸福黄石,深入实施工业强市赶超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城市转型,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30),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全省重要区域性增长极。
2018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9%;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5‰以内;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
——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6万人;
——单位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15立方米/万元以内。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上述目标要求,2018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百企技改”工程,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技改,加快实施新冶钢技改升级工程、大冶有色40万吨电解铜、华新百年复兴基地(31)、中铝华中铜业高精度铜箔二期、宝钢产业园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特钢产业升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型建材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按照构建“全链式”产业发展体系的思路,加快实施天玑智谷产业基地、汉龙汽车发动机及轮毂、绿创电子、赫得纳米减薄镀膜、中兴新材料二期等重大项目,推进智能小家电特色园区、博天环保产业园建设,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节能环保等产业,努力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做精做强优势产业,围绕“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坚持做品牌、做标准、做行业专家,依托黄石模具钢、劲牌保健酒、东贝压缩机、三丰智能输送装备和工业机器人等优势企业和产品,加快实施光谷东高端工模具产业基地、劲牌健康白酒生产基地、远大医药园等重大项目,努力打造一批“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和一批尖刀拳头产品。深入开展“双千”活动,加强要素调度保障,着力盘活困难企业,为实体经济排忧解难。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0%左右,技改投资完成150亿元以上。二是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对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启动通用机场建设,加快发展临空经济,着力推进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林安物流、传化物流、润信农产品物流和捷利物流等重点项目。加快发展金融业,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加快实施黄石金安金融现代物流园等项目,打造磁湖西岸金融产业集聚区,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制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支持铁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持以工业旅游为引领,探索“资源+”新路径,积极筹办第二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抓好“四大工业遗产”(32)保护与开发,打造全国最美工业城市。大力发展龙凤山、父子山等乡村休闲旅游,着力推进东方山、仙岛湖等景区景点提档升级。依托园博园、矿博园等平台,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和节会经济。积极提升商贸业态,主动适应消费升级需求,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重点实施新城吾悦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等项目,打造鄂东消费中心。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补短板工程,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工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富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家以上。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创建市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家。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电商基地,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筹备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大冶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重点,加快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30家。加快组建铜加工、模具钢、节能环保等产业研究院,新组建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以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推动科技成果转化60项以上。
(二)强力推进项目攻坚行动,精准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深入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健全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包保、挂点服务、问题督办、交办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督办考核力度,实行项目清单化、链条化、责任化管理,进一步建立项目从策划到开工、从实施到建成的责任链条。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按照“三定”(定时、定向、定项)的要求,精准调度,明确时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扎实抓好12个省级重点项目、领导挂点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达效。坚持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项目拉练活动,每月通报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对项目进展缓慢,工作滞后的单位严格约谈、挂牌和问责,在全市上下持续营造抓重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建成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二是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全面梳理优惠政策,制定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地落实。瞄准世界知名、全国领先龙头企业,突出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学习借鉴武汉“校友招商”和荆门“重资产招商”等模式,组织好各类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健全完善招商项目跟踪服务长效机制,着力解决项目从签约到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力争新注册重点项目160个以上,实际到位内资115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三是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紧盯中央、省预算内专项资金投向,围绕转型升级示范区平台建设、社会事业、长江大保护、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精准抓好项目谋划、前期工作,加大对上衔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国家、省资金支持。努力激活民间投资,大力推行PPP模式,精心策划储备和实施一批PPP项目,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着力改善民间投资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建设环境,加快推进大冶湖生态综合治理、新港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等一批重大PPP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撬动社会资本,积极探索对已经建成运营且效益较好的存量基础设施项目,通过PPP方式向社会资本转让所有权和收益权,形成政府投资的良性循环。四是着力抓好“两库”建设。紧紧围绕“两库”(项目储备库、项目建设库)建设抓好项目策划储备,对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进行滚动充实。按照深入实施工业强市赶超发展战略的要求,谋划一批对产业发展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工业项目,提高工业项目在“两库”中的比重,力争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5%以上,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着眼于解决发展深层次问题,谋划一批投资过亿、资金可获得、近期可落地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尽快补齐发展短板。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一是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两个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港城联动发展、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聚焦工业振兴和实体经济,推动产业提升价值链、产品迈向中高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四新”经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擦亮“黄石制造”品牌,新增湖北名牌产品5个以上,成功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二是扎实推进五大任务落实。有力有序去产能,推进先进产能扩产扩能扩规,妥善处置“僵尸企业”,推进模具钢企业提档升级。因地施策去库存,坚持分类调控的原则,推进“去库存”与“补库存”相结合,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建设,积极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统筹发力去杠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新增上市和挂牌企业60家以上,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积极防控金融风险和债务风险,加强对银行不良资产等重点领域的风险监测,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深入开展非法集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优化政府债务杠杆,降低企业负债率,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更大力度降成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政策,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实体经济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重点补短板,贯彻落实全省精准发力补短板“三年十大重点”工程,加紧制定我市贯彻落实方案,确保相关工作有序进行。
(四)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放出含金量、管出高效率、服出获得感”的要求,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经济活力,努力打造“最多跑一次”城市。加快实施“互联网+放管服”改革,完善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一网覆盖、一次办好”,加快推进“多证合一”、“先建后验”改革。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深入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治理,积极稳妥推进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工作。二是统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土地经营新模式,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着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扩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加快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妥善处理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相互融合。分离国企办社会职能,按时完成“三供一业”移交工作。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改革试点,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竞争有序、高效便民、权责一致”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创新市场价格监管手段,合理引导市场预期。三是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加快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理顺管理体制,规范执法行为,提升城市管理、文化执法、社会组织管理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医联(共)体建设为龙头,持续推进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升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水平。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师德师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四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围绕打造“诚信高地”,健全完善社会信用制度,以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中率先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信用平台建设和信息归集共享,加强信用产品推广应用,强化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落实联合奖惩措施,加强诚信文化宣传,总结推广“先建后验”信用承诺、房地产销售价格承诺等经验,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率先建成国家社会信用示范城市。五是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培育外贸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外贸出口稳步发展。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支持华新水泥、东贝新能源、十五冶、美岛等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输出。着力打造开放平台,依托新港口岸优势,引进一批船代、货代、外贸企业入驻,拓展口岸业务以保税物流中心为载体,积极申报筹建黄石综合保税区。完善口岸服务联动机制,提高通关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水平。
(五)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大冶湖新区建设。按照“滨水国际新城、宜居生态都市”的发展定位,高规格启动大冶湖生态城规划设计工作,重点编制北岸37平方公里生态城规划及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大冶湖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堤防加固、奥体中心、城市综合馆、市民之家、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大冶湖生态综合治理、园博园二期、矿博园二期以及奥体大道西延段等“两纵两横”(33)道路工程。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完善提升新区功能,努力将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滨水新城。二是大力实施旧城提质工程。围绕解决城市“三难”问题,加快实施湖滨大道、广州路、磁湖东路、马鞍山路等21条城市骨干道路建设和改造项目,启动沿江大道城区段、黄荆山北麓沿山大道、李家坊立交桥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黄石大道人行天桥、人民广场地下通道等29个项目,改善老城区微循环路网。完善污水管网体系,推进雨污分流,新建和改建城区污水管网60公里。建设环磁湖慢行系统,推进绿道、观景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停车设施补缺工程,新建和改建扩容中心医院等一批停车场,缓解商业繁华路段停车难问题。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开工棚改项目22个、1.6万户。加快实施28个城区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重点维修破损路面和雨污管网,改造提升园林景观,改善老城区环境面貌。三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港口方面,按照建设“亿吨大港”和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要求,实施“气化长江”工程,谋划1个LNG(34)加注码头,加快推进棋盘洲二期、化工码头、富池作业区综合码头、砂石水运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多式联运枢纽集疏运功能,开通黄(石)蓉(成都)铁水联运班列,推进大棋路、S315河金省道、S203黄枫省道等疏港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新港现代物流园等后方物流设施建设。路网方面,进一步加密高速公路骨架网,开工建设武汉至南昌高速黄石段,建成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连接线,加快推进武穴、棋盘洲长江公路大桥和鄂咸高速建设。加快实施G316军垦至金山店段、S349棋保线等国省道改造项目,推进普通公路干线改造,建设一、二级公路6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35)建设,建成精准扶贫农村公路200公里。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污水、垃圾治理为抓手,完善农村全域性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垃圾收运能力,确保全市2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以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活动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大农村水、电、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大冶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大力倡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一是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加紧制定黄石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和长江大保护行动方案,突出滨水城市的定位,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一步巩固非法码头专项整治成果,加快推进长江沿岸生态修复,扎实开展沿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森林屏障、森林提质、水岸绿化、道路绿化、植被恢复等工程。积极对接《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融资规划》,滚动充实长江经济带项目库,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把项目环评准入关口,健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把好产业入口关,从源头上遏制污染增量。对标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落实属地责任,实行清单管理,坚决整改到位,确保按时销号清零。大气治理方面,严格落实“六治”(36)方针,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强化面源污染整治,全面推进黄标车淘汰、“散乱污”企业整治、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餐饮油烟整治、渣土运输管控、矿山修复治理以及工地扬尘治理等措施落实。水环境治理方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大力实施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水质改善工程,全面整治彭家堑等8个黑臭水体,推进重点湖泊水质持续改善,确保国控、省控跨界考核断面和黄石长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土壤治理方面,深入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按期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加快实施13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三是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进一步强化节能目标管理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格落实节能报告审查新机制。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积极运用市场化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实施黄金山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等重点项目,深入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四是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对标《黄石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及相关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富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37),积极推进“多规合一”(38),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积极推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相关工作。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绿满黄石”行动,启动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精准灭荒工程,完成造林绿化8.5万亩以上,强化网湖、保安湖等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建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切实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七)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全面小康进程。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加大扶贫投入,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以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进一步落实就业帮助、教育资助、雨露计划、医疗救助、残疾认证、危房改造等政策,提高政策兜底水平。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坚持“一户一策”,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坚持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不返贫。深入开展全市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铁的纪律保障全年脱贫2.6万人、出列22个村。二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形势研判,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扎实推进创业引领工程,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深入开展“我选湖北,留在黄石”大学生创业就业计划,加大对创业者的政策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提升劳动者收入水平。实施“技能强市”战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黄石力量。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切实扩大社保覆盖面,进一步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社会救助保障能力。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大力实施普通高中攻坚计划,加快推进墨斗山小学、中山小学、磁湖北岸学校、黄石三中等一批中小学新建、改扩建项目,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着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进鄂东职教集团改革,促进校企融合,加快推进黄石艺术学校新校区建设,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新增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个,支持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和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四是大力推进健康黄石建设。继续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加快实施中心医院黄金山院区、市二医院、市四医院、市五医院、大冶市人民医院、阳新县人民医院、阳新县中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办医条件,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行“医养一体化”发展模式,争创全国社区和居家养老试验区。深入开展“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统筹推进交通、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和农村无害化厕所建设,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厕所向公众开放,让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五是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积极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实施华新水泥旧址等重点文保项目,积极推进黄石矿冶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广泛开展群众艺术活动,提升文化惠民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实施华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培育发展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省运惠民、打造运动之都”为目标,全力办好第十五届省运会,统筹推进开幕式策划、场馆建设、赛事组织、交通安保等各项办赛、办会筹备工作,确保办成一届安全、精彩、绿色、惠民、难忘的体育盛会。坚持举办“黄石磁湖国际半程马拉松”、全国性乒乓球俱乐部联赛等精品赛事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平安黄石”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公共安全产品供给力度,着力抓好安全生产、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赶超发展、砥砺奋进,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省重要区域性增长极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附件1
名 词 注 释
(1)PCB:即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字母缩写,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
(2)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双千:即全市开展的“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企业活动。
(4)智慧黄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5)三品一标: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6)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
(7)多式联运:是指从装运地到目的地的运输过程中包含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
(8)多极:是指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主两副多极”战略,黄石等六个地级市被列为区域性增长极。
(9)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
(10)湖北“四板”: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11)“银种子”企业:指列入湖北省上市后备企业“银种子”计划的企业。
(12)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3)三集中三到位:是指部门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集中,做到审批事项进驻落实到位,授权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14)先建后验:即企业投资项目报建阶段承诺审批制,企业在取得项目选址、规划和土地预审意见并按要求作出相应承诺后自主依法依规开展设计、施工,竣工后接受相关验收。
(15)二十九证合一:即将29项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一般经营项目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16)一个号码管服务:指整合政府各部门和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服务热线、网络等平台资源,“一号式”办理咨询、建议、求助、投诉、举报等公共服务事项。
(17)双随机、一公开: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8)三权:是指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19)三供一业:是指将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职能从国企剥离,交由专业化企业或机构实行社会化管理。
(20)金融八条:指《黄石金融业服务项目攻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八条意见》。
(21)助保贷:是由地方政府和银行共同筛选企业组成“中小微企业池”,由政府提供的风险补偿资金和企业缴纳的助保金共同组成“助保金池”作为风险缓释方式的信贷业务。
(22)紧密型医共(联)体:指医院与一定区域范围内基层医疗机构组成人财物、医疗业务统一管理的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或资源整合共享、医疗服务连续对接的紧密型医疗(健康)服务联合体。
(23)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一项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工程,主要包括整治公路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设施、强化综合治理等内容。
(24)特色小镇: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25)河(湖)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26)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百千万”行动:是指国家、省、市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全国能耗最高的一百家企业、能耗较高的一千家企业和其他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27)两不愁三保障:指到2020年我国扶贫开发针对扶贫对象的总体目标:“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8)五项社会保险: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9)改薄:指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30)三大攻坚战:是指中央提出今后三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重点抓好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31)华新百年复兴基地:即华新水泥绿色建材环保产业园、先进新材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城市静脉产业园等四大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60亿元。
(32)四大工业遗产:指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和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
(33)两纵两横:是指大冶湖新区百花南路、纵三路、奥体大道西延段、园博园大道西延段等4条道路。
(34)LNG:即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
(35)四好农村路: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36)六治:是指治山、治地、治路、治车、治店、治厂。
(37)主体功能区战略: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
(38)多规合一:在一级政府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